- 新闻中心 -

- 新闻中心 -

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实录——疫情之下,如何应对消极的“应激反应”

  • 编者:桥爱慈善基金会
  • 分类:紧急救助
  • 日期:2020-02-07

如果您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无法通过放松和自我调整缓解,您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具体使用方法:点击支付宝→搜索“心理援助”→选择“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平台”→选择心理专家→我要咨询。如果您的家人或朋友需要,也请转发给他/她!疫情之下,我们都要好好的!


2月1日, 由支付宝公益基金会、阿里健康、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应对新冠肺炎心理健康援助行动”热线正式上线,面向全国公众提供一对一心理援助服务。

热线开通以来,求助者主要来自湖北、浙江、河南、河北等省市,咨询时长平均为25分钟。目前主要的情绪问题在于面对疫情快速发展的恐慌、害怕,有的求助者已经出现了心慌、失眠等症状,出现反复消毒、反复警示家人等强迫性行为。

疫情之下,很多人出现了消极的“应激反应”,诸如持续焦虑、紧张、持续失眠等。在“应对新冠肺炎心理健康援助行动”热线中,此类问题也较为突显。如何应对疫情之下消极的应激反应?桥爱心理专家团给出了答案。


新图.jpg


电话来访者一:如何缓解应激反应下的焦虑状态


家住湖北省襄阳电话来访者,称自己每天都很心慌,内心不平静,来访者描述自己无发热,无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既往无焦虑等精神疾病病史。除了心慌,内心不平静外无其他不适。

心理专家解答:

考虑来访者为应激反应下的焦虑状态。在疫情防控时期,很多人面对这种应激性事件,都可能会出现生理、心理和认知等方面的反应,主要会以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和心慌、出汗等生理症状为主。

首先应该认识到,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应激下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通过合理获取信息,放松训练,适度的倾诉等方式都能得到有效缓解,不必过度紧张。但是如果出现持续性的焦虑、紧张或恐惧等,并伴有严重的身体不适和持续的睡眠障碍等,和/或伴有社会功能损害,就要及时通过心理热线等方式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电话来访者二、三:长时间居家隔离如何避免焦虑


  电话来访者二:有接触史,居家隔离14天,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总感觉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一样。纠结要不要去医院,非常担心传染家人,每天进行自我隔离几乎不出房门,每天的生活就是刷手机,可以恢复网上工作分散精力,但又回避不想做。

心理专家解答

  这是应激带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变化,电话来访者的焦虑和纠结来自于自己的担心和责任感,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需要消除,可以把他们放到一边。

  建议:定时跟家人朋友沟通,“刷手机看新闻”调整成一部分时间看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建议恢复网上工作,恢复跟同事的接触;感到烦闷的时候可以给朋友打电话,可以充实一下自己隔离在房间内的生活状态,做一些居家运动等等。胸口压石头的症状,推荐呼吸放松法。


电话来访者三:家住武汉电话来访者,称自己在武汉,居家隔离15天,焦虑情绪比较严重,心慌,晚上睡不着。


心理专家解答:

面对重大的疫情,很多人开始进行居家隔离,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可以正常安排自己的生活、休息、工作,但时间长以后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大家一般采取的生活方式是无聊-玩手机(看确诊数据)-担心-无聊-玩手机-担心,陷入这样一个循环圈。

所以要“给时间一点时间”。其实处理很多问题就是需要时间的,比如感冒,就是不吃药一周也会好的。可以预估一下,还有几天需要隔离,那在这几天当中,我有什么需要做的。有个计划,有大概的时间人就不会恐慌。因为大家最担心的是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心理援助热线使用方法


点击支付宝→搜索“心理援助”→选择“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平台”


微信图片_20200207112415.png


找到自己所需的咨询师→点击“我要咨询”


微信图片_20200207142756.png

桥爱心理专家团推荐(逐步更新,排名不分先后)

1.jpg

2.jpg


希望疫情尽快过去

我们一起去武大看樱花烂漫

一起去抱抱那些可爱的人


微信图片_202002071120582.jpg

电话:010-64647777
邮箱:info@bridginghopecf.org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东路19号院中国铁建广场F座703室
上班时间:9:00-18:00 (周一到周五)
微信订阅号
新浪微博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社交媒体,了解更多新鲜资讯
Copyright(C)2018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5070号 京ICP备1403507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890号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890号 未经许可不可转载或复制网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