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桥爱心灵放映室项目蒲公英中学项目校《提升沟通效能促进师生关系》专题讲座再次开讲。蒲公英中学的老师们觉得上次王金凤博士讲的内容帮助非常大,精挑细选了自己教学中的“沟通难题”请王老师帮忙针对性答疑。
▲教师们跟着王老师指令进行互动
还是那个熟悉的七点钟,由桥爱主办,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北京市慈善协会支持北京市公益创投大赛优秀项目“心灵放映室——蒲公英中学公益项目”沟通专题再次返场。王金凤老师熟悉的声音再次在腾讯会议上响起。
1、行动的前提是定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小目标”
王金凤老师强调了沟通中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孩子“应该”怎么样,却没有考虑到孩子“能够”怎么样。教师需要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学生自己主动要做的,老师也可以支持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王老师指出,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个可量化、可执行的小目标,确保谈话之后“立即可行”。
▲老师们在认真做笔记
2、促进行为改变的对话技术
成功经验问询——之前你尝试了哪些方法?效果怎样?
寻求例外情景,放大优势——“你在体育课时跑得很快,是怎么做到的?”把这个例外放大、强化,找到孩子的优势,增加孩子的积极经验
奇迹问句,描绘蓝图——假如你上课好好听讲,生活会变成怎么样?帮助孩子描绘蓝图,指引未来,顺着这个蓝图制定目标
评量问句——通过打分,让孩子主动思考
关系系统,重要他人——通过重要他人,比如“朋友”、“家人”的反馈来推动孩子行动,增加行动的诱惑力
▲内容太多来不及记,我拍,我拍拍拍
3、这样听,这样说
建立亲和关系是沟通的基础,而如何“听”、如何“说”是建立亲和关系的关键。
▲认真就一个字
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听,不带评价地听。换个说法可以让强硬的语气变得柔软,站在中立的立场则让表达更具亲和力。王老师细细地讲解了听和说的关键点。最后带大家回顾了“晤谈的流程”和“SCORE问句的联系”,推荐老师在日常和学生沟通中练习起来。希望帮老师们建立新的沟通视角,并邀请老师在日常中多多练习,这样沟通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