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在新中国妇女发展历史上镌刻着一个金色的印迹——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成立了。当绝大多数人对公益慈善这个概念还深感陌生时,她从几近荒漠的土壤中破茧而出,开始了女性公益慈善聚沙成塔、聚水成涓之路。
30年,妇基会初心不改,砥砺奋进,打造“母亲”系列品牌公益项目,募集款物46亿元,实施百余个公益项目,累计帮扶近2亿人次,引领着中国女性公益慈善事业一路前行,为中国妇女发展事业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作为妇基会重要的合作伙伴,2018年7月2日,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联合妇基会共同启动了全国性心理援助公益项目——心桥计划,共同致力于女性、儿童与社区家庭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共同携手合力让慈善之光滋养每一个需要温暖的女性,每一个需要抚慰的家庭。
2018年12月27日,桥爱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兼名誉理事长田甜出席妇基会30周年大会,并上台接受致谢
作为公益领域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类公益项目,心桥计划在启动之初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值此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心桥计划也作为优秀公益项目载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30周年纪念特刊当中。详见下文。
心之所向,桥通你我
“心桥计划”构筑妇女儿童的心灵驿站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中国人是含蓄的、内敛的、深沉的,讲求我不说而你自明的默契,但是,很多家庭的矛盾、夫妻的隔阂、亲子的疏远很多都源自于这种不愿言明的心灵沟通。
2018年7月2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全国性心理援助公益项目——“心桥计划”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来,同时还能够有效推动中国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疏解。
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心桥计划”工作者经接待过一个随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在绘画环节中,这个孩子不断涂来改去,始终完成不了指定内容,而且他不苟言笑、神情凝重,跟周围嬉笑打闹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格不入。
经心桥计划工作人员了解,孩子是家中老二,妈妈认为他没有哥哥聪明,不能接纳他的内向和言语木讷,对他又爱又疏离;而父亲则对他非常宠爱,百依百顺。这种亲子关系中的过度严厉与过度宠爱交织,再加上母亲的情感疏离,导致这个孩子表现出了犹豫不决、没有主见、具有明显的恐惧感和安全感缺失。
心桥计划的工作人员在和孩子妈妈、大姨沟通后,建议家长降低高期待接纳孩子,改变和孩子的交往方式,多陪伴多夸奖多关注,同时让孩子参与到亲子舞动、儿童自信心小组活动中,几次活动下来,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能露出笑容了,表情舒展了许多,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按要求完成任务。用他家人的话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架起一座家庭成员之间、人和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做到“心之所向,桥通你我”,让家庭更融洽,让社会更和谐。
三大模块,直通心灵港湾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于2013年4月,自2017年开始,桥爱进行了全新的战略调整,将公益主题聚焦在心理健康教育和艺术文化传播两方面。心桥计划是桥爱转型后启动的首个全国性心理健康援助项目。
“心桥计划”为期5年,为中国女性、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叶子介绍道,“项目核心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社区心理坊、学校心理课堂和行业交流与支持。”
沙盘是心理咨询最常用的手段,能够迅速了解到访者的心灵密码
心桥计划社区心理坊的舞动治疗小组活动是社区女性的最爱
心桥计划北京项目点为社区孤寡老人举办的好姐妹生日会,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
在基层社区,心桥计划根据不同地域特点、民俗特点、经济发展特点等不同,在北京、四川、陕西和黑龙江建设了9个社区心理工作坊,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团队咨询、心灵互助小组、心理健康主题沙龙以及主题丰富的亲子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及时改善和驱除不良情绪困扰,缓解来自社会、工作、家庭等不同方面的心理压力。
在学校,心桥计划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进行全课程体系研发与全国项目点执行,目前,由其研发的电影心理课程——我的影像成长日记,已在全国12所中小学校进行日常教学应用,通过电影这种艺术的、趣味的,既契合孩子接纳特点,又便于教师学习掌握的心理支持手段,填补农村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的空白,完善和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质量。
为了可持续服务,心桥计划还邀请国内政府机构、心理学科研机构、国内外高校等相关专家组成心桥计划专家团,每年定期对心桥计划项目相关人员开展培训。除此之外,心桥计划还通过科研扶持、行业交流等促进心理学领域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通过全方位、层层递进的工作模式,心桥计划将爱的温暖送达每个有需求的心灵深处。
这座“心桥”通往的终点叫幸福
社会心理健康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是任何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因应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传统文化、不同经济水平、人口结构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它不会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而消除,反而会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多样的特点。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因竞争压力加剧、城乡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家庭分离焦虑、代际养育矛盾等问题日渐突出,而且,随着国民心理健康理念的科普,公众对自身与家庭的心理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开始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服务,但目前基层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我们还面临求助无门的尴尬处境。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兼名誉理事长田甜女士一直关注心理健康领域,“我18岁时独自赴海外留学,在异国他乡的那种孤独无助、孤立无援的感受我一直铭刻在心,那时候我就希望有心灵上的寄托,渴望有心理服务的组织能帮助我们”,田甜不由回忆起心桥计划的初衷,“2013年我在北京注册成立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当时我们捐助了孤残儿童救助的天使之家,我与天使之家创始人邓姐曾经深谈过,她说她所接收的多是遗弃、重疾的孩子,孩子在康复过程中,渴求亲情陪伴、温暖呵护的心理需求才是最大的期盼。邓姐的话也给了我深深的触动,所以,我决定组建基金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帮助更多心灵孤寂、迷茫彷徨的人。”
2018年6月1日,心桥计划学校心理课堂校外实践课在北京唐阁影城举办
心桥计划甫一启动,就收获了巨大反响,孩子们的笑容和居民的感谢是最有力的见证。截至2018年11月,心桥计划在全国各项目点开展各项特色活动100场,服务15000人次;服务个案对象233人次;为项目点开展心里专业培训7场,培训当地工作人员逾千人;预计一年受益人数为48720人次。
对于心桥计划的未来,田甜有着更多期待。她期望通过心桥计划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实践与运营,能够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模式,将来借助政府、社会组织等更多社会资源,覆盖更多社群,让更多人享受到专业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
谈及心桥计划面临的问题,田甜最担忧的还是公众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与服务的接纳度不高、从事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的专业人员紧缺这两个问题。所以心桥计划在推进过程中,非常重视社区居民与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科普教育,重视对心桥计划项目工作人员的心理学专业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心桥计划的服务品质。
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田甜表达了诚挚祝愿,并送上寄语:妇基会永远是一盏灯,始终温暖和照亮中国女性一路前行。